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履行基础教育职责述职报告

时间:2025-04-04 08:53:36
履行基础教育职责述职报告

第一篇:履行基础教育职责述职报告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4-2014年海珠区区委书记履行基础教育职责述职报告

邓伟强

(2014年5月13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坚持依法治教,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巩固和发展“教育强区”成果,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现将本人2014至2014年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教育发展把握方向明确思路

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推动海珠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努力打造与现代化中心城区发展和居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让“教育强区”成果真正惠及全区广大居民群众。围绕“构建优越的教育体制、优美的教育环境、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优良的教育质量”的目标,将教育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实施《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意见》、《海珠区基础教育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等,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育结构,推动基础教育全面、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更好优质教育服务。履行基础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对于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区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经常深入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展专题调研,及时研究解决学校布局调整、教育经费、人事改革、学校用地、教师待遇等具体问题。近两年,根据我区教育发展的实际,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抓财政投入,强化教育的物质基础;二是抓教学管理,强化教育的人才基础;三是抓规范化学校建设,强化教育的服务基础。

经过全区的共同努力,我区80%的学校通过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验收,教育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发展,五中和南武中学分别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终期和初期验收,瑞宝花园小学被授予“全国民办学校先进单位”称号。中考、高考成绩继续位居全市前列;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近两年我区学生参加市一级以上体艺科技类竞赛获奖达5639人次,五中男子足球队、五十二中和中大附中机器人等项目获得全国冠军。我区获得省教育收费规范区、省绿色学校(幼儿园)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被确认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

二、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育工作水平的关键,在积极支持分管副区长的工作、配齐配强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加强教育系统作风建设的同时,采取三项措施,大力提升全区教师队伍素质。

一是稳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公开招聘教师制度、全员岗位职务聘用制度、校长职级制、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适应教育发展规律的人事制度和教师队伍。两年来,我区共向全国公开招聘教师374名,确保教师调配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促进了全区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同时,通过进行教育、强化管理、加强宣传、树立典型等方式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二是积极实施强师强校强教战略。实施“名校长工程”和“名师工程”, 加大校长和教师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历进修,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通过建立“名校长名教师—骨干教师—普通教师”的分层培训机制、“市—区—校”的三级培训网络等研训一体的系列措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持续提升。两年来,对250名中小学名校长、学科名教师组织专项培训,开设专题培训班18期,国外培训43人次。

三是大力提升教师待遇。把教育作为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财政首先确保教育等公共事业的投入。近年我区连续三次提高教师收入,千方百计推进了教职工的住房货币补贴发放工作,彻底解决教育系统工勤人员的岗位津贴问题,每年约新增财政投入1.8亿元,教师待遇达到市属学校的同等水平,有效稳定了全区教师队伍,为海珠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全区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全区有417 人次被评为省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有2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区有省、市级名校长、名教师和骨干教师143名。

三、加强齐抓共管,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注重对全区各级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各界的动员,各部门和单位切实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支持,为全区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是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区五套班子领导定期议教制度和联系学校制度,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重教兴学的良好氛围。区人大、区政协有针对性视察教育,对教育法律法规的落实实施有效的监督。对区各有关单位实行教育工作考核制度。

二是美化校园。把校园建设作为宜居城区建设的重点,根据海珠教育发展趋势,重新规划教育布局,加大学校及其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学校布局日趋合理规范,中小学全部消除危房,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为了促使全区教育均衡发展,投入3.48亿元升级改造我区东部地区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促使东部学校办学条件及办学水平跃上新台阶。

三是净化校园。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推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初步建立了校园安全长效机制;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协作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在全市率先开展“两评三聘”活动,把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纳入街道综治考评内容。

两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我区基础教育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对照上级的工作要求和群众对优质教育的现实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今后,将继续按照构建“四优” 教育的思路,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树立先进、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升教育综合实力。二是充分利用海珠文化资源优势,努力打造海珠教育的品牌,完善教育体系。三是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关心支持学校硬件建设,创造条件培养优秀教师队伍,依照政策落实好教师待遇,调动教师积极性,使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居民群众教育需求。

第二篇:县长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坚持教育优先 办人民满意教育

——2014—2014年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广州市萝岗区人民政府区长石奇珠

本人于2014年3月起担任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萝岗区委副书记、区长,主持萝岗区政府全面工作。本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教育政策,全力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现将本人2014—2014年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责任意识,构建基础教育优先发展长效机制 我认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经济不公平影响人一时,教育不公平影响人一生,对教育怎么投入也不过分,决不能因为教育上的差距,让萝岗区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我深知, ……此处隐藏10680个字……150名教师的住房和1800多名学生的住宿,并为扩招提供了2300多个学位的教室,解决了扩招后住宿和教室的瓶颈问题;学生人数从2014年的2500多人增加到现

在的8800多人。该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水平令人瞩目,高考跨越发展、体育独占鳌头、音乐绿树长青、美术山高水远,各类学科发展水平居全市甚至全省前列,彰显了“文化一中、质量一中、和谐一中”的特色,新华社广东分社主办的《教育内容》全面推介了遂溪一中的办学经验。该校于2014年11月通过了省的终期督导验收。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成功创办,擦亮了遂溪教育品牌,促进了全县普通高中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

此外,我十分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的规划工作,对高中阶段教育做到早谋划、早部署,为2014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做好了准备。目前,全县普通高中、职中每年招生有较大增长,并向市内中职、技校和珠三角中职、技校输送了一大批学生。

4、办学条件日臻完善。两年来,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危房改造共投入资金6030万元,拆除140所学校d级危房超过10万平方米,维修完成66所学校c级危房4万多平方米;123所学校新建楼房校舍145幢,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全部竣工并通过省的验收。同时,全县中小学实现了宽带网通,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

5、师资素质全面提升。全面落实师德考核制度,加大教师补充、交流和培训的力度,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调整。目前,全县在编教师9386人,其中高中1187人,初中2727人,小学5472人。高中、初中和小学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标率分别是76%、97%和98%。

6、教师待遇逐年提高。目前,全县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1300元,中学教师月平均1350元,略高于同资历公务员的月工资。教职工的大疾病求助、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从2014年每月51元增加到101元。县财政按上年教职工月均工资总额的6%缴存教师住房公积金。

7、人事改革不断深化。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推行学校领导竞争上岗、目标责任制和教师聘任制,加强和规范教师编制管理,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年度报告制度,按政策配齐配足教职工,解决了部分学校教师紧缺的问题。

三、建和谐造品牌

曾经一段时间,我县校园发生学生打架致死、溺水身亡、坠楼伤亡、交通事故等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在我的倡导下,从2014年8月开始,全县各中小学全面开展了“和谐满校园”专题教育活动。这项活动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塑造师生心灵美、行为美,通过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寓教于景、寓教于情的四个“寓教”,使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学会谦让,学会做人,和谐相处。

各中小学围绕“和谐”这一专题,开展了一系列喜闻乐见的“和谐”教育活动。据统计,全县共有350多所中小学、5000多个班级、22万多名师生(占全县人口的五分之一)参与了活动,挂出宣传横幅近2500条,出墙报1200多期,召开主题会近4000个,演讲比赛3600多场次,成立爱心助学基金近400个,建立结对帮教小组近12014个。县电视台采访了45个单位,制作系列报道共播出93个场次。这项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全县师生献爱心共捐款近120万元(其中为伤病学生捐款62多万元,为敬老院孤寡老人捐款28多万元,为重病教师捐款近30万元);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取得了良好的沟通,师生关系和校群关系进一步改善;安全事故大大减少,教学秩序保持和谐稳定;各中小学校风、学风明显好转,逐步形成了学生互助友爱、师生关系融洽、内和外顺、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为促进基础教育进一步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深入推进“和谐满校园”教育活动,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如何继续开展好这项活动亲自进行设计。具体分为六个专题:每一个学期搞一个专题,利用三年时间搞完一次德育教育;小学从四年级至六年级共三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循环往复。在内容上,分成六个篇章,即立志篇、奋斗篇、法纪篇、友爱篇、道德篇和言行篇,每个学期搞一篇。通过制定一个方案,形成一种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培养出既有才、又有德的人才,打造遂溪素质教育品牌。这项活动得到湛江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认为此举创新了德育思路,在全市德育教育中开了先河。

四、结硕果喜丰收

(一)学校建设得到优化。全县中小学基本实现教室楼房化,校门、校道、围墙完整化,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文化。全县拥有中国名校1所,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省一级学校4所,绿色学校2所,市一级学校20所,县一级学校26所。

(二)高考中考再创新高。07、08年,全县参加“3+x”普通高考共13146人,上线9140人,上线率分别为74.9%、65%;参加“3+证书”普通高考共380人,上线164人,上线率分别为49.5%、36.6%,分别比全市平均上线率高出22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本科上线人数共3772人,上线率分别为31.1%、26.6%,居五县(市)前列;体育、艺术本科上线共798人,本科上线率分别为40.6%、28.1%,上线率和上线人数居全市之首。全县中考成绩也取得新的突破,尤其是2014年中考平均分和及格率居五县(市)第一。

(三)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各级各类比赛成绩突出:获全国奖励136人,获省奖励717人,获市奖励360人;获全国、省、市团体奖励总计有34个;获市奖励的征文有100多篇,获县奖励的征文有500多篇。

(四)教育科研喜获丰收。教学科研继续保持良好态势,获国家、省、市立项的“十一五”规划课题实验活跃。目前,我县有国家课题1项,省课题5项,市课题5项,县课题37项,部分课题进入了结题阶段。一批教师教学论文、实验课题、课堂教学比赛获得市级、省级或全国奖励。

总之,多年来,我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加快教育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履职尽责,抓住机遇,负重奋进,推动了遂溪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协调发展,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主要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紧缺学科教师急需补充,教师待遇有待进一步改善;学校法制安全教育还存在薄弱环节;教育经费紧缺,县级财力保障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等。对这些问题,我将高度重视,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逐步逐年加以解决。

百舸争流求发展,千帆竞发谋跨越。我总认为,在前行的道路上,慢进则退,不快则废,不进则亡。今后,我要在思想上继续争先进位,敢为人先;在行动上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进一步乘着建设经济强县、教育强县的东风深化改革,创新思路,真抓实干,逆势而上,努力推进遂溪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坚持把教育优先作为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二是坚持把优化育人环境作为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三是坚持把优质、均衡、协调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抓手;四是坚持把加大投入作为加快教育发展的头等大事;五是坚持把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

《履行基础教育职责述职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