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师现代教育【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幼师教育随笔 篇一新教师入职暑期培训结束了,短短的四天给了我们庞大的信息量的冲击,老师们的话语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慢慢体会。短短四天的培训,让我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有统一的上下课时间,一起听讲座的教室,一起吃午饭的同学,课后大家闲聊,一切感觉那么好。暑期的过度放松让刚培训的我有点不能适应,总是觉得困意绵绵,不过每次的讲座都很吸引我,每位老师的人格魅力都让我感动,四天的学习生活很充实。
回顾这四天的学习,每位老师的真诚交流引起我们心灵的震撼。作为教师,这一职业身份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干好这一职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师德的提升。“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 m. 师应该对孩子付出无私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丰厚的文化素养,注意与时俱进。教师应以身作则,孩子喜欢关注教师、模仿教师,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良好的个性习惯影响孩子,切实做到为人师表。
师德的底线是尊重生命,尊重孩子。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古人尚且悟出,何况我们现代人呢?每个孩子都是生命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教师应该尊重这一人类的神奇——每个人都是唯一的。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尽心尽力,不管聪明的还是笨拙的,听话的还调皮的,漂亮的还是一般的,因为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美,有存在的不同意义。教师应该看出孩子之间的差异,尊重这些差异并且为他们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成长道路。
魏老师的人生经历让我联想到一部影片,很小的时候看的,不记得名字了,印象最深的就是电影里有个苗苗老师,孩子们很喜欢她。于是又上网搜了搜,重新看一遍,好多场景都让我触动。苗苗老师的初衷也不是教师,但是最后她却爱上了这个职业,而且做得很成功。一开始她也有困惑,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无计可施,扯着嗓子喊也没用,于是向老校长请教,原来当一个老师的奥秘是心,待她慢慢去这样做后,才逐渐体会到这是一颗爱孩子的心。影片中的那群孩子也是参差不齐的,有个小女孩是结巴,有几个男孩儿到处欺负人、捉弄老师,还有个孩子爱撒谎等等,苗苗老师始终用心去关注她们,相信他们,帮助他们,保护他们幼小的纯洁的敏感的心灵。她真正做到了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并且和孩子们做朋友,她尊重每一个孩子以及他们之间的差异,对每一个孩子付出百分之百的爱。
很喜欢影片中老校长说的一句话:“只有心灵纯洁的人才适合当老师。”这不就是今天我们所强调的师德吗?让我们像苗苗老师那样用一颗纯洁之心去爱我们的孩子爱我们的教育事业。虽然我们还很年轻,但是我们要有信心做好这个工作,成为一个可亲可爱的老师,因为我们有很多同样热爱教育事业的前辈们帮助我们、鼓励我们,只要我们努力用心去做,相信孩子的眼睛是公正的,他们能感受到我们的爱,以爱换爱……
幼师教育随笔 篇二新学年开学,我又迎来了小班的孩子们。考虑到小班孩子刚入园会出现分离焦虑,我特地在开学前的家长会上向家长们就此现象作了充分的讲解,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应对方法。开学初虽然有的孩子也会哭泣,也会焦虑,但是他们会期待地等着“下午四点钟”,念叨着“下午四点钟,妈妈会第一个来接我”来安慰自己。看来,开学前的“预防针”还是很见效的,我不由地松了一口气。
焦虑的顺顺
开学后的第三天,顺顺妈妈焦急地给我打来求助电话:“何老师,顺顺在家里成天机械地重复同一句话,晚上要拉着外婆的手才能蒙胧入睡,还时常惊醒,怎么办……”
“老师,一起!”“外婆什么时候来?”“不要睡觉好不好?”……在幼儿园里顺顺不停地重复着相同的几句话,一边抽泣,一边不安地拉着我的衣服,不允许我离开他的视线,也不愿意坐在他的小椅子上。顺顺的午睡也是在迷迷糊糊中进行的,每天大约也只有半小时,只要我从他的小床上稍稍挪一挪身子,他就马上跳起来:“老师不要走!”接着就是大声哭泣和无休无止的“……好不好……什么时候来……”如果有陌生的老师或高鼻子蓝眼睛的外教进入教室,顺顺更是恐惧地蜷缩在我身边,惊恐地哭着重复:“老师,一起!老师,一起!”我完全被顺顺死死地拖住了,分身乏术。望着满头大汗、精疲力竭却依旧惊恐焦虑的顺顺,我有说不出的心疼。从教近二十年从来没有遇到过分离焦虑反应如此强烈的孩子,怎么办?
我开始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了解到:分离焦虑是幼儿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最亲近的人突然离开了幼儿的视线,幼儿会一下子不安起来:妈妈在哪里?我要找妈妈!幼儿会用喊叫、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分离焦虑的出现,与幼儿缺乏安全感有关,它促使幼儿去寻找他所亲近的人,或者发出信号,呼唤妈妈的出现,这是幼儿寻求安全感的一种有效方法。焦虑中的幼儿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亲人上。有时甚至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这些平时最能引起亲人关注的行为,现在成了幼儿用来呼唤亲人的一种方法。此时其他活动自然也就进入不了幼儿的视线。
同时,我还考虑到幼儿的强烈反应可能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关。于是,我和顺顺妈妈进行沟通,了解家长的个性、教养方式,分析顺顺的气质类型。
顺顺非常聪明,但是从小体质较弱,一旦发高烧,就会出现惊厥现象。此外,他对痛、痒、热等感觉特别敏感。如果手上有小伤口,他就会不停地哭泣,并且要求妈妈和外婆陪伴。顺顺的爸爸长期在国外工作,顺顺在外婆和妈妈的呵护中长大。尤其是外婆,对顺顺非常关注,顺顺几乎从来都没离开过外婆的视线。即便是顺顺到早教中心参加活动,外婆也在窗外守候。顺顺不太出门、接触陌生人,很少有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机会,也从没有离开过妈妈,甚至没有出过远门旅行。顺顺始终生活在他熟悉的环境里。
顺顺第一次离开妈妈,特别没有安全感,对未知的生活方式充满担忧和恐惧,对教师也不信任。加之妈妈和外婆每天忧心忡忡的神情,深深感染着敏感的顺顺。每天来幼儿园对顺顺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制订互动要点
经过分析和反思,我制订了与顺顺本人和其家长等人的互动要点:
1.仔细观察顺顺的表现,寻找他在幼儿园里的快乐片段,找到能让他开心并暂时忘记紧张的“开心点”和让他担忧和不安的“紧张点”,寻找对顺顺有效的方法,总结有针对性的干预手段。
2.经常和顺顺妈妈沟通,和妈妈一起详细分析顺顺在幼儿园的一些细节表现,通过具体事例分析、探讨有效的干预方法。
3.付出更多耐心,及时给予关注,让顺顺对教师逐渐产生信赖,确立安全感。说服自己,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及时回应顺顺重复的同一句话,减轻他的焦虑。
4.在一日生活中,尝试让顺顺对依赖逐渐“脱敏”:让他从紧紧黏着我→可以离开我,在1米范围内帮我取东西→在我的注视下坐着玩→让顺顺在看得见我的视线范围里活动→我能短暂离开顺顺的视线去照顾别的孩子。
5.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此处隐藏2194个字……p>
就在这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只拿着面纸的小手,是她——我班的一个性格内向的小姑娘佳佳。刚接手她们班时,她犹如一块“千年寒冰”,让人无法靠近,我用我的真心和爱心感化了这一座小小的冰山,使她愿意和我靠近。
还记得那天中午,我正带孩子进午睡室,忽然脚底一滑,一屁股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疼痛使我眼泪直流,坐在地上不能动弹,所有的孩子都围在我的周围。这时,一双小手出现在了我眼前,她想要用稚嫩的双手搀扶我起来,我有点犹豫,能行吗?就在这时,所有的孩子都伸出了他们稚嫩的小手,我的眼泪流得更凶了,不是疼,是感动!我和孩子们一起努力,慢慢从地上爬起来,慢慢地进到午睡室,孩子们都很自觉地上床睡觉,他们不忍心再让我费神。正当我还在一边儿抹泪的时候,还是那双小手,朝我递过来一张纸巾,我再一看,佳佳的脸上也淌着泪水。
还记得第一次给家长开会讨论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场景,还记得第一次带孩子们秋游一起兴奋的场景,还记得第一次和孩子们游戏你躲我藏的场景,还记得,还记得,还记得——如今的他们一天比一天成熟,一天比一天优秀。
听,舞台上的孩子有话要说:“老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老师,我们永远想念你!”
孩子,老师也有话要对你说:“老师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受你们的‘折磨’!孩子,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张开你们的翅膀飞翔吧!飞翔吧!飞翔吧!”
幼师教育随笔 篇五“九九”重阳节前夕,幼儿园组织近80位退休教师开展了参观北京故宫博物馆活动,并安排幼儿园领导全程陪同参加。
一上午,退休教师们在引导员的带领下从金水桥南侧门进入太和门进入太和殿前广场,沿着故宫中轴路,依次参观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再经过御花园进入漱芳斋,最后从顺贞门离开,每个景点都有讲解员的细致讲解,故宫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爱祖国、爱北京的情怀,整个参观过程紧凑而有兴致。
在品赏了故宫博物院雄伟、堂皇、庄严的建筑之后,老园丁们感慨万千频频赞叹:“故宫建筑浓缩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紫禁城建筑群、古代艺术品收藏及宫廷史迹的主要展示内容展现了中国古人无以伦比的聪明智慧和功底深厚的艺术造诣。”“我们为祖国骄傲傲”。
参观完毕,幼儿园领导与退休老师共进午餐,转达上级领导、幼儿园集体对老同志的深切问候,了解老同志的身体、生活近况,和他们一起畅谈幼儿园的明天。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多年来,幼儿园坚持关心教师退休后的生活,积极组织老教师开展科学文明健康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老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观活动使退休教师们放飞了心灵,丰富了知识,促进了交流,同时感受到祖国历史的悠久,祖国今天的富强,共同憧憬着幼儿园和谐发展的共同愿景。
幼师心得体会 篇六周三中午,我们参观了一场高级教师培训班为我们带来的,以我们开发区幼儿园为载体的“办园特色推介会”的模拟现场。每个高级教师针对我园的办园特色现状,进行了丰富多彩的介绍。推介会上,有的教师文字朴实,字字点睛;有的教师图文兼并,绘声绘色;有的教师眉飞色舞,娓娓动听;更有的教师文字精辟,思路独特。每个教师都极大地发挥了自身的优点,将我园的特色进行了展示介绍。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以下几位教师:
一、思路独特,文字精辟
代表作:《体育是特色,阳光是精神》——李丹凤
李教师直接将我园的阳光体育为核心,从环境创设和课程设置两个方面着重诠释“体育是特色”,而后从教师“进取乐观的情绪”、“努力进取的态度”、“自信谦和的心态”三个方面来介绍“阳光是精神”。不仅仅思路独特,给人以别出心裁的感觉,并且文字也写得十分精辟,给了我们视听的强烈冲击。第一部分,有充分的幼儿园体育创设图片作为依据,有理有据,诠释充分。后者由于理论性较强,若能配合我们实效的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活动图片会更具说服性。
二、历史沉淀、见证发展
代表作:《儿童优先》——冯红炯
冯教师搜集了从我们幼儿园创立开始到此刻,园舍改建的不一样阶段的照片和师资队伍不断扩大的全家福。熟悉的园舍、陈旧的相片,有力地诠释了我园是一所具有历史性的幼儿园;全新的建筑、庞大的队伍,更是向我们展示了一所不断发展扩大的现代化的幼儿园;这些都见证了幼儿园的发展前进。她更是以“儿童优先”为核心,向我们介绍了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立足点与核心理念。
三、眉飞色舞、娓娓动听
代表作:《给幼儿一个健康欢乐的童年,给教师一个成长发展的空间》——周静
周教师,以她独特的讲座风情将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做了一个绘声绘色的报告,给了我们一个唯美的视听享受。她的表情、声调,都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听众。她始终以微笑和甜美的音色诠释幼儿园每个细节所寓含的深刻教育价值。
当然还有很多教师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例如:田教师的绘画锦集,每组画面都是一套系的作品,丰富的作品搜集让我们理解了一位优秀的老教师的教育沉淀;黄教师的主人风格,她始终将自我作为幼儿园的主人,吸引每一个听众走进她的世界;顾教师的“欢迎你到开幼来”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我们幼儿园各个园区的办园特色;还有田智敏教师的深刻寓意,她深厚的文字功底,给了我们很多启迪。
此次推介会,不仅仅让我看到了每个教师对待同一件事情的不一样视角、不一样理解和不一样闪光点,同时也让我有了很大的反思空间:我们都同处一个幼儿园,可是每个人对幼儿园的特色理解却存在鲜明的差异。是立足点不一样研究深度不一样还是工作的资料不一样我想,最主要的还是心的振幅不一样。假若,我是推介会的介绍员,我又会怎样介绍我的幼儿园呢我一向都在思考。.。.。.
幼师教育随笔 篇七随着经济发展,许多家长的手里有钱了,不惜本钱给孩子买各种洋玩具或很贵的玩具,使孩子在室内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多,而孩子在户外的时间相对减少,虽然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与大自然贴得那么近,却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亲近,于是我们就带领孩子们去感受了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礼物——泥土。在常识课上,带领孩子们来到院子里在幼儿园的种植区内观察每个季节不同的农作物,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农作物如;麦苗、小草等植物,让幼儿在参观了解的基础上种植各种植物,让孩子一次次尝试,在失败中寻找成功的答案,在观察中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在植物漫长的生长过程中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泥土、水、肥。
同时在美术课上我们还开展了《一块泥你一把土》的游戏,利用泥土加水合成泥块进行美工制作活动,幼儿可以尽情地摆弄,挖、团、堆、捏等制作出植物的各种外形,获取造型经验和乐趣。泥的特性使得孩子们兴趣之高绝不亚于玩一个从来没有玩过的玩具,他们精心的尝试着,创造着,每一点着力、每一分用心、每一瞬间的灵感都能留存在它之上,打上清晰的印记,创造性的设计、想象着,那样执着、那样认真那样陶醉,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及技能不少于一个相应主题所规定的内容,而此时此刻对泥巴的兴趣更是胜过任何一种高档的玩具,提高了幼儿的创新能力。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幼师现代教育【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