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庖丁解牛教案精品多篇

时间:2025-04-13 08:53:25
庖丁解牛教案精品多篇

[编辑]庖丁解牛教案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庖丁解牛教案 篇一

《庖丁解牛》教案

江西省永丰中学 邹安艺

电子信箱: 88zay@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2、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掌握“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肯綮”等词语的意思。了解“乎”、“然”、“为”、“于”等虚词的用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 ;

2、理解庖丁的“养生之道”及解牛之道和 “养生”之道的联系;

3、文中关键词语及文言知识。

教法、学法指导:讲析法,朗读、背诵法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PPT演示文稿

三、导入:

奥斯托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中有句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给予我们只有一次,在这仅有的一次生命里,我们该怎样度过呢?”对生命的理解和方式,不同的人各有不同,有的追求轰轰烈烈,有的只求恬淡自然,而不论怎样的方式,都必然会有各种矛盾,如何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呢?庄子的《庖丁解牛》会给我们更多的启迪。

四、作者及背景介绍:(多媒体展示)

1、作家作品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是我国古代一位很特别的思想家、文学家,几千年来在思想的文学上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

2、背景资料补充

本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原意是讲养生之道。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庄子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要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五、老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注意一些字词的字音和字形——(多媒体展示)

踦(yǐ)砉(huā)

騞(huō)郤(xì)窾(kuǎn)綮(qǐng)硎(xing)謋(huò)

六、学生齐读课文,参照注释,梳理文言基础知识 :(多媒体展示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足之所履(踩)(2)莫不中音(合乎)(3)进乎技矣(超过)(4)以神遇不以目视(接触、会合)(5)批大郤(击; 空隙),(6)导大款(顺着; 空处)(7)族庖(众、一般的)(8)以无厚入有间(厚度)(9)如土委地(卸落),2、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砉然向然(响)(2)技盖至此乎(何)

(3)善刀而藏之(缮)

3、归纳“为”、“乎”、“然”、“于”等虚词的用法。(1)为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③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因为。)(2)乎

①技盖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②进乎技矣(相当于“于”,可不译。)③依乎天理(同②)

④而况大軱乎!(表疑问语气,呢。)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3)然

①奏刀騞然(象声词词尾。)

②因其固然(副词词尾,表“„„的样子”。)③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④怵然为戒(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3)于

①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④虽然,每至于族(动词后缀。)

4、解释本文中出现的几个成语

目无全牛——形容技术达到极纯熟的境界。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从容自得。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七、学生默读课文,翻译句子,理解大意:

阅读指导——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二)(多媒体展示)

艺术形象在不同的艺术样式和不同的艺术作品中有复杂的表现形态,诗、词、曲、赋、小说、散文等,这些艺术体裁创造艺术形象的方式各有不同,就散文而言,不同的文章其艺术形象的特征和表现方式也有不同,有的表现为栩栩如生的人物,有的表现为生动曲折的故事,有的表现为情景交融的意境,还有物象、情境、情绪等等。好的艺术形象都是审美物象和审美意象的统一,能够使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感悟其理。《庖丁解牛》是一则寓言故事,作者善于通过场面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阅读时我们就应通过庖丁解牛时形象化的描写揣摩其解牛时所达到的境界,进而体会出形象中所包含的养生的道理。形象生动能使作品具有感染力,我们从形象的角度欣赏作品,在获得美感和认识上提高的同时,从写作方面还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一)、翻译下列句子

①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明确】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砍肉。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gū)乎!【明确】从没有碰撞过脉络相连和筋骨结合的地方,更何况那些大骨头呢!③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明确】我看它难以下手,就谨慎地为之戒备,目光为之专注,动作为之迟缓。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明确】因此,十九年了,我的刀刃还像刚磨出来的。

(二)文意概括

1、本文共四段,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各层大意 【明确】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第二部分(第2、3段):写庖丁技术之所以高超的原因。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道。

2、本文有几个一直传诵的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结合课文描写,揣摩各是一种怎样样的情境?

……此处隐藏23065个字……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精神,可以享尽天年。)之后就用几则寓言故事加以论证,《庖丁解牛》就是其中最精彩的一段,使抽象的“道境”和“臻于道境的阶段”形象化了

《养生主》的思想:全文的论点是“缘督以为经”,核心就是一切顺乎自然。庄子主张一切顺其自然,反对人为。庄子不重视人的形体躯壳,不强求物我的分别,不计较事情的成败,而应该顺应自然之道。

【学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A级)

1、初读全文,读准字音:(参考注释,更需要借助工具书!)

膝之所踦()砉然()騞然()中音()批大郤()

导大窾()肯綮()大軱()折也()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怵然为戒()謋然已解()

2、再读课文,借助注释与工具书正确翻译词语和句子:(将重要词义誊到书上,识记更方便!)

(要把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理解字意!)

A.1)砉然向然: 2)技盖至此乎:

3)技经肯綮之未尝: 4)善刀而藏之:

B.1)足之所履: 2)乃中《经首》之会: 3)进乎技矣:

4)臣以神遇: 5)因其固然: 6)技经肯綮:

7)良庖岁更刀: 8)族庖月更刀,折也: 9)新发于硎:(10)虽然,每至于族: 11)怵然为戒: 12)如土委地:

C.游刃有余: 目无全牛:

踌躇满志: 切中肯綮:

D.①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艺矣。(注意重要词语和句式!)

②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注意重要词语和句式!)

3、读一读,记一记(A级)

(1)大声朗读,记忆第二项内容。

(2)同学间提问,检测学习效果,清除知识死角。

二、把准文脉:(理清文章思路,是深入文章的前提!)(B级)

第一部分(1 段):

第二部分(2、3、4 段):

三、再读课文,品味赏析:

1、欣赏“解牛之美”,大声齐读第1段。

(诵读时,要通过想象,再现场面。体会庖丁和谐优美的动作与解牛时富有韵律的音响之美。)

(C级)

2、探讨庖丁的“解牛经”,重点品读第3段。

思考:庖丁解牛的技艺是如何达到这一出神入化的境界的?(划出关键语句,理清层次,分析更全面!)(C级)

3、理解庄子之道,文惠君赞叹了庖丁的经验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

(注意庄子用寓言说理的特点)(D级)

四、拓展思考:

庄子通过这篇寓言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陶渊明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如果把课文看作是《庖丁论人生》,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谈谈文章教给我们哪些人生道理?

(思想大于内容!优秀作品的意义总是远远超出作者的本意!)(D级)

【小结归纳】(可以从基础知识,比如归纳虚词“为”“于”的意义用法,文章特点、意义等方面做小结!)

【学习反思】(磨刀不误砍柴工!)

【拓展阅读】

右手举《孟子》左手握《庄子》

我很庆幸,在生命发展需要的阶段,我读到了《孟子》,也读到了《庄子》;我很欣慰,随着阅历渐长,涉世愈深,我对两部著作重读了一遍又一遍,竟也能悟之愈多,仰之弥高,钻之弥深。我感觉我的生命里已离不了二位圣贤已汩汩流淌了两千多年仍不衰竭的智慧活水的滋养。我只有右手高擎《孟子》,左手紧握《庄子》,才能竭诚尽力坦然泰然走好自己的路。

也曾心怀高远理想,头顶鸿鹄之志,跋涉求索于人生之山,无奈总是山重水复、阴霾难尽的苦日居多,也曾思虑忧悒、胆怯畏惧旅途中的迷雾浓云、恶风苦雨,为一己之追求尚且如此艰辛,遑论为民为国乎?是先生“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也。求之有得,得之有命”、“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等振聋发聩之语如当头棒喝,让我猛醒。眼观世风日下,目睹一个个受物欲浸染愈深的生命个体变得面目全非,是先生“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道在迩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为我及时指点了迷津。当倍觉生命卑微,小我难逞大志惰性随之滋长之时,是先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让我了悟了人生进退的法度。当慨叹人际间藩篱高筑沟通艰难灰心失望之时,是先生“推己爱人”的精深思想与“信任多数人,不害任何人,爱所有人(莎士比亚)”的博爱理想恰如两盏高悬的明灯照亮了我的心扉,也使整个人类前行的路不至于昏暗,我深信这灯必将照耀千古!只要能秉承一点先生的先生的“生无所息”精神真谛,屈指可数的人生时日又怎能虚度一日?沐浴着每天都是新的太阳我会默默提醒自己今天一定要是新的。

白昼易过,黑夜难熬。同样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辗转难眠之夜里,该到那里去寻找守望月亮的树,才能让湮没红尘日久难免沾染世俗之气的心灵得到洗涤、澄彻?从不奢望“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显要富贵,但如何使有点蒙尘纳垢的心灵得以重新自由呼吸?“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原来先生也有着与我一样的迷茫和困惑。可是先生远比我等“有见,口未能言”之辈看得深刻、精辟、透彻。与其“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般遭受“天刑”的折磨,为何不去寻求“乘物以游心”的顺应自然,保持追求心灵的自由之路呢?先生所语“无名”、“无功”、“无己”的“圣人”、“神人”、“至人”境界我或许望尘莫及,但循着先生指点,试着学会超脱坦然面对人生善恶、得失、祸福,我也能感觉到环绕在渺小自我的周围原是一个无垠的空间,它本就和天际群星交相辉映,与宇宙融为一体,这真是一片绝妙的“神境”呀!读点《庄子》,苦了,累了,倦了,浊了,厌了的眼会慢慢变得清亮起来。

即使仍然踌躇歧路,踯躅险要,只要一边右手高举《孟子》,扬先生自行自助自足自信自律之风,一边左手紧握《庄子》,汲先生自爱自觉自卫自由自然之气,我就能充实、踏实、朴实、真实地度过我唯一的一生。

阅读指要: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一文里说:“未来的哲学是既入世又出世的。中国哲学在这方面可能有所贡献。”通过哲学随笔的学习,再旁及一点孔孟、老庄,了解我国古代两大思想体系的精粹,既能培养质疑思辨融会贯通的读书方法,又能汲取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营养。这篇文章做了很好的示范和解读,悉心读之,有所体悟,必能得到一些启迪。

【《庖丁解牛》教案】相关文章:

1、庖丁解牛教案

2、《庖丁解牛》的教案

3、庖丁解牛古文原文及翻译

4、寓言故事庖丁解牛

5、高中课文庖丁解牛原文

6、庖丁解牛造句精选

7、庖丁解牛原文对照翻译

8、庖丁解牛的原文和翻译

9、庖丁解牛阅读及答案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庖丁解牛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庖丁解牛教案精品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